▲杨志成讲授专题思政课
展望中国式现代化
引领12岁少年看见2049的自己
杨志成首讲《展望中国式现代化:我的2049》。“今年的国庆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的国庆”“再过多少年,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?”授课从数字开启。“75、25、100、2049”这些极具中国意蕴的数字把同学们从国庆浓浓氛围拉到了25年后,启发了12岁少年关于2049的丰富想象:“等到那时,京台高铁一定能全线开通,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能完成”“沙漠将变成绿洲,生态治理将更加科技化”“我们能登月进入太空旅游了吧”“乡村肯定变得和城市一样美丽,成为我们向往的地方”“到处都是先进的科技,生活变得更加便利”……
▲在第一讲中,杨志成开展启发式教学
课程场景植入,带领学生们沉浸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的现场,倾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中国式现代化”的重要论述;答疑解惑,在学生们的初步理解基础上,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本质要求;说文解字,用小故事逐一剖析“中国”“式”“现代”“化”等关键词的深层含义;润物无声,自然地向学生们介绍了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……
▲同学积极地登上讲台回答问题
“中国式现代化是我经常在电视里听到的词,课上我才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。课堂内容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培养爱国主义精神,也对中考有很大帮助。我对下次课非常期待。我还想再深入了解一下‘五位一体’的具体内容。”七(9)班的周佳怡说。
穿越中国式现代化
在历史长河中感悟开创性意义
10月15日,第二讲《读懂中国式现代化:百年探索》从穿越题开始,“你是哪年出生的,那一年我们国家经历了什么事件?”“你父母是哪一年出生的,那一年我们国家经历了什么事件?”6个问题,14个班级同学共同回答,500名少年穿越到12年前、几十年前、百年前,课后查资料、做访谈,课堂上分享,在中国百年现代化的艰辛探索史中找关联点,在微观故事中感受现代化进程的曲折坎坷和伟大奇迹。
▲在第二讲中,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堂分享
“我的父母是1978年出生的,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。”“我的爷爷是1949年出生的,当过军人,是名党员,他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。”“如果我早出生100年,我可能会亲历辛亥革命,与仁人志士一起为中国的未来探索方向。”“我出生于2011年,父母说那年抱着我看伦敦奥运会,今年我都12岁了。”……坐标于当下,展望了未来,沉浸于历史,主讲教师杨志成不断启发,“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。”“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一代代人为之努力,你们是时代新人,要肩负强国建设的重任。”“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中国发展繁荣进步创造了重要条件,而且改变了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模式占主导的世界现代化格局,展现了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,为世界现代化模式多元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,具有重大的开创性意义。”第二讲在师生共同唱响的《少先队队歌》中结束。
▲师生共唱《少先队队歌》
讲好中国式现代化
深入浅出激发热情是一道新考题
面向刚刚小学毕业的初一学子讲授党的创新理论,如何让他们听得懂、听得进、有感悟、有热情,是摆在教学团队面前的新考题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党委书记衣晓蕾,副校长吴春红、李毅多次与北青政教学团队沟通,期待有温度的党的创新理论的课程。学院党委书记杨志成专题组织课程方案研讨,按照总分总的总体框架,整体贯穿故事,整体也呈现框架筋骨:讲2049故事和百年探索故事,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概观;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“七个聚焦”,依据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,从中观层面讲创新发展、民主实践、文明华章、美好生活、美丽中国、体育强国、和合之路故事;专注讲北京故事,从身边事讲出关联性,从北京事讲出参与性;重点讲新时代故事,引领少年感受新时代的伟大实践,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。